您的位置: 首页  图片新闻

学科教研联盟|2022年3月云教研活动纪实(文科组)

发布日期: 2022-04-24   浏览次数 10

    2022年3月,学科教研联盟活动文科组的小学语文、高中语文、高中英语、历史、美术等组共举办了8场云教研活动。


小学语文组:多元评价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3月24日下午,华东师大附属紫竹小学承办了学科教研联盟小学语文组主题为“多元评价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活动,联盟成员校教师以及沪滇远程教学合作校的教师共同参与了活动。

【评价贯穿习作学习全程】

       紫竹小学的语文教导钱洁老师,分享了本校“多元化评价下的习作教学”实践研究成果。她从求同存异有提升、基于学情促转型、分项互动促思维三方面阐述了研究理据、策略和成果。并结合丰富的案例,介绍习作评价方式浸润于学生日常学习进程:在巩固基础习作能力的“求同”前提下,基于学情精心设计趣味性的表现性任务,促进写作教学范式转型;反复打磨、分项细化日常习作评价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目标可及,达到“求异”的教学功能,推动学生不断拓展思维,提升收集信息、与人交往、思考辨析等综合素养。

【基于单元整体设计三次评价】

       紫竹小学的沈诗熠、陈琢两位青年老师分别进行了交流。沈老师对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进行了说课。首先,她从解读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和编排特点出发,再根据“大胆想象”在统编版教材编排体系中所处位置,基于班级学生已有的写作基础,确定重点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其次,通过解读习作例文《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的想象密码,逐步形成写作支架。接着,在评价表的导引下,大胆发挥想象,创作片段。最后,根据评价表对伙伴习作提出修改建议,学生修改、完善习作。

       陈老师则是对五上第五单元《介绍一种事物》进行了说课,并展示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视频。她基于对习作单元编排、学生学情、说明文文体特点的深入解读,首先从“分析选材、写作角度、写作顺序、说明方法”等方面对学生习作进行反馈,接着引导学生围绕评价标准进行三次评改。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是在单元整体的引领下,学生对评价标准不断明晰、深化,并转化为自己习作能力的学习进程。

【专家点评提升教学视域】

      紫竹小学的蒋方叶副校长就“巧建桥梁,巧设过程,巧定量规”,评价了两位老师的精心设计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巧用单元课文、习作例文,打开“选材-表达”的思路,实现“先评后改”的教学转型;借助童趣的量规表,在导学、导写、导改中提升综合学习能力。她也指出两位老师还需要在指导学生合理想象,形成结构化的写作路径上潜心琢磨;通过趣味的教学情境、教师引导,推动学生从“被动接纳”到“慧纳融合”的转变,有效丰富学生的学习进程。

      华东师大教师教育学院董蓓菲教授高度评价了紫竹小学多元化评价融入习作教学的创新实践。她结合三、五年级的习作教学案例,进一步深化讲解了如何开展写作知识教学和评价量规设计,并分享了习作《奇妙的想象》可渗透的写作知识——想象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可渗透的写作知识——说明的方法,以及评价量规和评价清单。为参加活动的老师们提供了更细化的、可操作的教学支持。



高中语文组:2022年高中语文教育热点问题

      为增强语文教师对教育热点的把握,提升语文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3月26日上午,以“语文教育研究”为主题的高中语文教研活动在线上举行。  

【聚焦热点问题】

      活动特邀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期刊社语文学科主任罗先慧作主题为《2022年高中语文教育热点问题》的学术讲座。罗老师分享了复印报刊资料在评价论文时的指标和评价标准,重点介绍了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并从“新版课程标准解读”、“学习任务群解读与教学实施”、“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与评价”和“教师语文核心素养的现状与提升路径”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供各位老师思考研究。罗老师以“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语文核心素养”、“统编教材分析与教学”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为例,通过呈现他人研究成果的内容和形式为老师们的论文选题角度和谋篇布局提供借鉴,并提出了一些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明晰选题方法】

       随后,华东师大教师教育学院张心科教授作了主题为《语文教育研究的选题、方法与表述》的学术讲座,从“题目来源”“选题意识”“题目特征”“思考角度”四个方面对罗先慧老师的讲座做了补充和深入探讨。

       张心科教授详细阐述了选题的九个来源。他以具体实例,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刻板认知,小说教学中教师有意无意区分主、次要人物等,来说明研究选题如何从实践中产生。他进而指出,课标中提出的几乎每一个问题都值得去研究,但要注意研究的态度,一是带着审慎、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二是具体化。此外,其他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他人在论文或讲话中提出的问题,对一些新事物、新现象的解读与应对,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理论和实践结合存在的问题,新旧中外对比中发现的问题,科研指南等等也可作为选题来源。张教授建议大家可以从学科的角度去关注每年的两会或一些新闻,还可以关注提及的信息技术教育或学科融合等问题。他强调,阅读文章时一要注意分析问题的角度,二要注意文章的结构方式,三要注意文章的语言表述。例如当我们在关注文章角度时就会发现作者从这一角度得出这种结论,那么换一种角度就可能得出新的结论或启发。当角度一样,结论不一样时,就需要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


       最后,他建议大家可以从“新颖程度与研究价值”“社会需要与个人兴趣”“外在条件与自己积累”“当下任务与自己发展”四个角度来思考选题的优劣。


高中英语组:双新背景下的高三复习教学策略

       3月25日,高中英语组举办了主题为“双新背景下的高三复习教学策略”线上教研活动,以服务于各地附属学校高三教师们的备考需求。活动由华东师大教师教育学院程晓副教授,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高中英语教研员、特级教师谢忠平指导,联盟各校及其他兄弟学校共160余人参与讨论,齐心共探双新背景下的高三复习策略。

高考试题变化趋势】

        首先,程晓副教授作了题为“高考试题特征与变化趋势研究”的报告。程老师带领其团队系统收集梳理了近二十年来全国卷及各地自主命题高考英语试卷二百余套,发现英语高考的考查重点从语言知识转向语言技能,再转向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体现了不同时期课程改革的理念,符合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同时,团队构建了一系列针对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内容的试题分析框架,对试题进行分类编码,了解其考查内容、思维层次及文化含量。鉴于各附属学校所在地采用的高考试卷类型,本次报告着重分析了近十年来的上海卷、江苏卷、浙江卷、全国卷一(乙卷)、全国新高考卷一及卷二,共计54份试卷。



历史组:历史学科网络教学有效性探讨

       3月22日晚,学科教研联盟历史组举办了主题为“历史学科网络教学有效性探讨——以《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一课为例”的线上研讨会,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李月琴、徐继玲副教授,全国著名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共同指导。来自各地附属学校、兄弟学校的历史教师,及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历史教育学科2021级的全体研究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同课异构】

      首先由教师教育学院四组研究生就《中外历史纲要》(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进行说课展示,以帮助参加研讨的师生进一步熟悉和思考教材内容。虽然是同一内容,但四个小组的展示呈现了对教材的不同理解。

【专家线上示范课】

       随后,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上了一堂《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的示范课。为使本次课堂更具真实感,专家有意借鉴了微格教学模式,由教师教育学院的研究生们模拟高中生,配合李老师的授课。

     李老师从单元建构的角度对此课进行了精心设计。透过李老师的授课,四场思想解放运动之间的逻辑关系被清晰地串联在一起,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发展的时空脉络被明晰地勾勒出来,而它们与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渊源也被阐释得淋漓尽致。研究生们在备课时所遇到的困惑,也在李老师的课中得到了解答。


【主题研讨】

      在研讨环节,大家就“科学革命为什么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呢?”、“网络教学如何解决缺乏板书这一问题?”、“怎样处理初高中衔接问题?”和“网络教学的环境下如何关注人?如何进行语言的表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也对历史学科网络教学的有效性及李惠军老师的教学展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教学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如何提高线上教学的有效性,对此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这不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这样的研究是极具价值的,为此这项工作将会继续进行下去。


美术组:美育视域下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3月25日下午,学科教研联盟美术组举办了“美育视域下美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动向”线上专题教研工作坊活动。本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钱初熹教授策划并主持,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胡惠闵教授,美术学院郑文教授、徐英杰老师以及上海宜川中学高级教师孙家祥共同指导。来自上海市、浙江、江苏、江西等地附属学校的美术骨干教师以及美术教育研究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胡惠闵教授以“小议跨学科主题学习”为题进行了演讲。胡教授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综合学习兴起的背景展开论述,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了解析,并重点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结合国内外案例进行了讲解,最后指出目前部分中小学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后,郑文教授围绕“中小学中国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与方法”这一主题进行演讲。郑教授关注中小学中国画教学的评价问题,致力于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中小学中国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她主要根据现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画课堂教学结构模型以及基于“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和“教学互动”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并结合案例阐述了该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和注意要点。


      孙家祥和徐英杰两位老师共同围绕“首届全国美术学科‘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奖赛(2021)教学设计与视频的点评”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两位老师首先回顾了教育集团附属学校教师的参赛情况,对各位参赛教师在大奖赛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对附属学校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展示与归纳了参赛的22所高等院校指导的优秀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

       最后,钱初熹教授对本次专题教研工作坊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布置了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


       本学期美术组的教研工作坊以美育视域下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为切入点,围绕如何立足于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进行“学什么”美术单元课程设计、实施注重“学会什么”的教学与评价等问题展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