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片新闻

学科教研联盟|共探多种课型 同促常态课优化:2021年四月教研活动纪实(数学、生物、物理组)

发布日期: 2021-05-13   浏览次数 51
高中数学组:学科德育视角下的新高考复习课教学
      4月20日,联盟高中数学组在华东师范大学盐城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华师盐中)举行了教研活动,聚焦备战新高考,开展课堂教学与备考策略实践探索。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汪晓勤教授、邹佳晨老师,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教研员陈兴义等专家出席活动。
青年教师展示课
      华师盐中张朦老师讲授的单元复习课《解三角形》,以不同变式的题目引导学生理解命题意图,并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让学生共同编制习题,实现一题多变,解决结构不良问题,学生在平等轻松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提升了兴趣。

张朦老师执教展示课 

    华师盐中周霞老师讲授的一轮复习课《导数与函数的极值》,以课本题为始,通过改变函数结构与参数的位置来增加思维难度,逐渐与高考题相似为终,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思辩能力。课中以附加式的方式出现数学史,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源头,将课堂变为研学的主阵地。以课本知识为根,以思想方法为本,强根固本,做到一轮复习的知识与方法的全面梳理!

周霞老师执教展示课 
专家示范课
      来自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的教研员陈兴义带来了示范课《平面向量中的直观想象》。陈老师从代数和几何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对向量形成立体的认识。通过运用平面向量中的一个“基本”图形求解问题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基本”式、量、图的结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时,先找到“基本”图形,然后借助已知条件寻找问题目标与“基本”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运用向量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新“算法”——几何问题代数化。陈老师在例题讲解的过程中不断渗透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运用概念图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平面向量的完整知识结构,并将数学历史文化融入课堂,使教学更加鲜活。

陈兴义教研员执教示范课 

动评课
      三位执教老师首先介绍了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参与听课的教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受,一致认为三节课都敢于创新,选择问题提出的视角,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通过问题链的串连、数形结合等方法给学生创设了诸多思维挑战。同时,与会人员等也为两位青年教师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如华师盐中胡佳校长提出,要注重观察学生如何解题,避免盲目地运用公式,做没有方向的转化,华东师大教师教育学院邹佳晨老师建议,对于结构不良问题,除改变条件以外,还可以允许学生改变题目背景或结论,使之变成更开放性的作业。
汪晓勤教授运用概念图评课
家讲座

    汪晓勤教授结合三节课的听课体会,以“复习课的教育视角”为题做了微讲座,就新高考形势下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展开分析。他提出,要想让复习课更有特色,设计时应该注重五个视角——普遍联系视角、核心素养视角、问题提出视角、数学文化视角和高观点的视角。他强调复习课就是在建立联系,知识整合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进而建议,学校数学组要形成特色可以在课外作业上下功夫,如问题提出可以作为作业,数学文化的学习可以通过课外的数学写作来完成,挖掘中国数学史,必然有助于树立文化自信。

汪晓勤教授微讲座

      复习课占据高中一半以上课时,是高中数学课的一个重要课型,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要更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改革,本次研修对高中数学复习课的有效实施策略进行分析,讨论数学命题的育人价值,使学生在复习课堂上得到数学素养的提升,对于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生物组:现代化实验室环境中的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
      4月23日,联盟生物教研组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以下简称二附初)举行了主题为“现代化实验室环境中的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的教研活动,生物学学科组的指导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郑晓蕙教授、栾瑞红老师、华师大二附中正高级教师吕秀华老师和来自多所联盟校的数十位生物老师一起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二附初李娜副校长致辞
微报告

    二附初生物教研组组长徐娟老师进行了主题为“借助现代化实验室环境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研究”的微报告。徐老师向各位老师详细介绍了华师大二附中附属初中的实验室建设和现代化实验室环境中的学科教学实践情况,介绍了教师从现行教材、学生学习需求、学校硬件环境三方面考虑,深入开展学科教学研究的过程。从基础课中的实验学习内容校本化研究,到拓展课的校本课程开发,再到学科竞赛和小课题研究等个性化学习,徐娟老师详细讲解了教研组在借助现代化实验室环境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验课
      二附初杜娟老师的“沼虾的解剖”一课以无脊椎动物沼虾为解剖对象,通过实验深入认识节肢动物,锻炼学生的解剖技能,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科专家栾瑞红老师在点评中肯定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扣核心素养的落实,既锻炼了学生观察和解剖实验技能,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物体结构与生活环境的统一关系,同时栾老师也对这堂课提出了恳切的建议,指出教师要更全面地关注学生,在学生实验中给予更及时的帮助;并指出观察能力是初中阶段学生需要重点养成的实验能力,在课堂小结中教师需要再次强调学会观察的重要性。

杜娟老师执教展示课

      二附初刘雅清老师上了一节题为“传染病防控的学问”的拓展课,学科专家吕秀华老师在点评中指出用分析学生卫生习惯的问卷调查结果引出课堂的核心问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本节课中教师在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各环节准备充分、亮点突出,能有效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吕老师指出课堂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导入环节的情境创设,用更贴近学生地素材创设真实地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吕老师还亲切地提醒老师们在低年级开设实验课更要重视用火安全。
 

刘雅清老师执教展示课

郑晓蕙教授做活动总结

      实验课既是学科育人的特色阵地,也是学生最喜爱的课型之一,上好实验课,老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学科素养,还要肯钻研,敢创新。同时在实验课上,老师可以尝试给学生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从课前准备到课中实施再到课后反思,让学生多想、多做、多反思总结,学生才会收获更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更多锻炼。

高中物理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分享与改进
      4月26日,联盟高中物理组在华东师范大学上饶实验中学(以下简称上饶实验)举行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分享与改进”主题教研活动。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潘苏东教授,以及苏州市物理学科带头人、苏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常熟高级中学周佳老师共同指导。
同课异构

    江苏省常熟高级中学周佳老师和上饶实验的邓玉婕老师都以《动能与动能定理》为课题开展了同课异构。周老师首先通过一个小实验,引发学生思考“动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接着,周老师创设了飞机在辽宁号上的起飞的具体情境,带领学生们进行推导,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地展开了动能与动能定理的讲解。邓老师同样由实验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动能表达式的可能性,并结合两个案例,帮助学生们推导动能定理。

周佳老师执教示范课

邓玉婕老师执教展示课

    上饶实验的方彬老师则以《机械能守恒定理》为题进行了本次活动的最后一堂展示课。方彬老师由小游戏碰鼻游戏开始本堂课程,发现小球回摆之后并不会碰上学生的鼻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开始本堂课的讲解。在整个过程中,方老师在适当的地方及时展示一些小实验,帮助学生由感性思维转向理性思维,课堂精彩纷呈,妙趣横生。

 方彬老师执教展示课
教学研讨
      三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阐述和反思。两位专家对上饶实验两位青年教师的授课给予了肯定,他们的教学既能“从生活走向物理”,也能“从物理走向生活”,注重情景和问题的设计,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非常到位,同时也针对题目设置的难度提出了建议,强调锻炼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

与会人员开展研讨

专题分享
      周佳老师分享了他从从业至今的一些心得和经验,他从教师基本功,论文撰写、课题研究三个方面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结合个人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线下和线上参会的青年物理老师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潘苏东教授点评总结


信息来源:联盟各学科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