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片新闻

学科教研联盟 | 专家督导团深入华师希平幼儿园,助力IB PYP课程本土化实施

发布日期: 2024-12-05   浏览次数 10

“坚持科学评估。完善评估内容,突出评估重点,改进评估方式,切实扭转‘重结果轻过程、重硬件轻内涵、重他评轻自评’等倾向。坚持以评促建。充分发挥评估的引导、诊断、改进和激励功能,注重过程性、发展性评估,引导办好每一所幼儿园,促进幼儿园安全优质发展。”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


11月22日,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学前教育组,在首席专家周兢教授的带领下,走进华师希平幼儿园,对IB(国际文凭)PYP课程的本土化实施进行了全面评估与指导。


此次督导旨在促进华师希平幼儿园在国际化教育进程中,更好地将IB课程理念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IB PYP课程

本土化实践分享


华师希平幼儿园的程理园长首先向督导团队介绍了幼儿园的整体概况及IB PYP课程本土化实施的探索历程。随后,大班儿童们展示了“我们是谁”这一超学科主题探究的成果,生动展现了IB PYP课程在华师希平幼儿园的实践效果。

华师希平幼儿园程理园长介绍

华师希平幼儿园大班儿童展示主题探究成果


半日活动观察


督导团队通过半日活动观察,深入不同班级,细致入微地了解了IB PYP课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实施情况。从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到师幼互动的和谐氛围,从环境创设的用心独到到幼儿游戏的寓教于乐,督导团队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活动观察


在程理园长的陪同下,督导团队还参观了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和各学习空间,对华师希平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设施及文化氛围给予了充分肯定。专家们认为,华师希平幼儿园在IB PYP课程的本土化实施中,不仅保留了国际课程的精髓,还巧妙融入了本土文化元素,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幼儿园环境考察


集体座谈会


午后,一场关于IB PYP课程本土化实施的集体座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举行。


周兢教授对华师希平幼儿园在IB课程本土化方面的努力表示高度赞赏,认为园所不仅建立了清晰的榕仔课程框架,还实现了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完美结合。她特别提到,中外教师协作紧密,学习环境充满IB元素,幼儿探究痕迹显著,师幼关系、家园关系和谐,课程可视化效果好,尤其注重对有特殊需求儿童的个性化支持。

集体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收获及挑战。周兢教授及上海青浦世界外国语幼儿园的钱兰华园长对教师们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同时,督导团队还运用德尔菲专家访谈法,与幼儿园管理团队和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IB PYP课程本土化实施的最佳路径。

周兢教授及上海青浦世界外国语幼儿园钱兰华园长解答问题


专题辅导讲座


为了让教师们更深入地了解IB PYP项目的评估要求和IB世界学校的建设路径,周兢教授特邀钱兰华园长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微讲座。钱园长结合上海世外幼儿园IB PYP课程的实践经验,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并为华师希平幼儿园接受IB授权访问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钱兰华园长微讲座


总结与反馈


在总结与反馈阶段,到访的各位园长分别分享了自己的参访感受与收获。

 总结反馈会

到访园长分享


周兢教授对华师希平幼儿园紧扣IB育人理念的课程实施,中外教师团队的共同备课、协同育人,以及园所营造的丰富、积极的学习环境表示赞赏和肯定。同时,她建议华师希平幼儿园参照《IB PYP(幼儿园阶段)本土化实施指南》,在授权评审前做好资料准备、环境准备、活动准备和现场准备,并鼓励该园教师在“特殊儿童个性化支持”“儿童前书写与概念习得”等方面开展更多研究,并期待教师们将来能在国际教育交流平台上分享中外教师协作的经验。

周兢教授点评


下一步行动


在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牵引下,我国面临为每位幼儿提供优质教育的挑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强调:幼儿园应建立常态化的自我评估机制,促进教职工主动参与,通过集体诊断,反思自身教育行为,提出改进措施。


后续,学科教研联盟将通过集团园园长、骨干教师的访谈分析和问卷调查,进一步筛选和完善“集团幼儿园教育质量自评体系”,引导各幼儿园使用该体系进行自评,找出和发现本身在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化问题,并共同讨论相关的提升策略与实践方向。

调研邀请函


1

END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卓越|引领| 担当|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