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组:AI背景下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本学期,学科教研联盟新增信息科技教研组,9月23日下午,信息技术组举行了第一次线上研修会。学科指导专家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周爱民、资深竞赛教练肖春芸,实践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级教师金靖以及来自22所附属学校的27位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了活动。项目介绍
首先,肖春芸老师对信息科技组准备开展的教研项目做了背景介绍。她指出, 在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已明确了“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大方向,在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新课标中,也大幅度提升了对编程、计算思维、算法方面的思维要求,以及人工智能、开源硬件、网络空间安全等知识面要求。然而,当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是“上课教学模式单一、内容不丰富”、“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想做课题,但缺乏专业系统化的指导”。肖老师进而提出了信息技术组的教研目标:1、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和优质的师资队伍;2、改进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思路。具体来说,将从“学科工作室”“教科研沙龙”“教师专业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开展校际联合,整合力量组成课程研发团队;建设覆盖中学阶段的分层次课程体系,探索科学高效的学习管理机制,推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建设面向中学生的在线实践平台(Online Judge),周期性组织学生活动,促进集团内学校的更大范围的交流;还包括完善多元评价,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学习者主动参与的课程模式等一系列举措,从基础入手,持续推进。最终,将AI教育理念延伸,到中学生计算思维培训中去。
经验分享
随后,金靖老师做了《编程实践是培养计算思维的必由之路》的分享,介绍了计算思维的源起和推广,并论证了编程实践才是培养青少年的计算思维最合适的方式。结合中学生信息学竞赛的多年教学经验,金老师有信心能在各学段不同层次的学生中选择合适的编程活动,并推广编程教育。 来自华东师大二附中紫竹校区的郭威老师,结合自身开展机器人竞赛的教学经验,介绍了FRC竞赛的特点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来自上海民办华二浦东实验学校的杨晓玲老师,结合自己在初中开展编程教育的经验,介绍了如何选拔、培养对编程有兴趣的学生,并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学生在编程比赛中收获满满,成绩斐然。
活动总结
周爱民老师最后对交流分享作了精彩的点评,指出为国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重点在于提早规划布局,在中小学阶段开展编程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普及,信息技术组将结合华师大计算机系在教育和专业两方面的优势,以及二附中在中学阶段资优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同时,也将兼顾各学段和各学校不同的学情,提供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建议,挑选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交流探索,以满足项目参与学校的实际需求。美术组:”三种文化“版画创作专题工作坊
为响应华东师范大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深化大中小一体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号召,以“四史”教学建设为抓手,以“三种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版画创作与教学设计为切入点,围绕“如何将‘三种文化’融入中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的问题,9月25日由联盟学科指导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钱初熹教授主持的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美术学科教学研究联盟建设与发展”项目第二期的第一次专题教研工作坊活动顺利开展。来自上海、杭州、宁波、台州、苏州、芜湖、上饶、青岛、贵阳等地的20所附属学校的美术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专题讲座1:美术教育的新动向与新方略
首先,钱初熹教授对本年度教研活动的工作计划、活动内容和开展方式进行了介绍,并作“面向未来:美术教育的新动向与新方略”的主题报告。报告基于“面向未来的教育”, 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指出优质的视觉艺术教育需要确保青少年获得新时代所必备的21世纪技能,而“创意”是视觉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主题报告过程中,钱初熹教授通过“一本教科书一座美术馆”、“点亮村落”、“艺术解毒剂”等国内外优秀案例的介绍,并以问题导向的互动方式引发各位美术教师对当代视觉艺术教育的意义进行了新的思考。最后,钱初熹教授提出美术课程内容需要实现六大超越,转变美术教学方法,并期望各位美术教师在开展中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能够“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积极开展面向未来的美术教育。”专题讲座2:“三种文化”版画创作
特邀嘉宾洪复旦教授进行了“‘三种文化’版画创作”主题报告。版画是“印的艺术”,为了便于各位美术教师理解版画创作的方法,洪复旦教授首先通过展示往届学员创作版画的过程性资料,向美术教师们展示了版画创作的魅力。其次,通过对中外版画艺术名家的作品赏析,从间接性艺术、复述性艺术、轻便性艺术、大众性艺术、平面性艺术五个角度阐述了版画的定义与特征,以及版画的艺术性及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并通过经典版画作品赏析,向美术教师们详细讲解了版画的不同种类、工具、刻法等基础知识。洪复旦教授重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和个性化教学指导。为了能针对每一位美术教师的版画基础与学习水平等情况开展今后的版画创作教研活动,洪复旦教授在主题报告结束后向美术教师们发放了2份调查问卷,以了解并掌握了每一位美术教师对版画的理解和学习情况。
收集反馈 扎实推进
本次“‘三种文化’版画创作课程”第1次专题教研工作坊活动顺利开展,一方面,为附属学校的美术教师们指明了未来美术教育发展的方向,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另一方面,本次工作坊为美术教师们今后实施以创意思维为优先发展目标、以“三种文化”为切入点的中小学版画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与支持。活动后,教研组以问卷形式考察了各位教师的学习掌握情况,下一阶段,将由洪复旦教授和徐英杰老师对各位美术教师的问卷回馈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为后续的专题工作坊活动做更具有针对性的准备。小学英语组:信息化教学之绘本教学
9月25日下午,小学英语组的教研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外国语学校举行。华东师范大学芜湖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李玲玲、安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许炳坤、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廖炜春和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高惠蓉,以及芜湖外国语学校的英语教师出席了本次活动,同时各联盟学校的教师通过直播平台和在线会议平台共同参与活动,与会人员围绕当前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热点课题——信息化教学在绘本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经验交流和讨论。 课例展示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外国语学校英语组徐婷婷老师以信息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为核心,展示了课例“Where is my broom”。通过绘本内容钻研,徐老师将绘本拆分为四个关卡,并带领学生一一闯关。课堂上通过儿歌、游戏、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对绘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极大地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精心设问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发挥个性,主动思考问题。 在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的同时,将德育渗透于课堂。专家点评和交流讨论
互动讨论环节由高惠蓉副教授主持,通过腾讯会议平台,来自集团联盟学校的老师们围绕本次教研主题,进行了点评讨论。老师们一致认为徐老师的课堂板书设计逻辑清晰,简洁明了。课堂结构完整,课堂氛围活跃。其中,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英语教研组长尹佳妍老师认为徐老师的课堂架构清晰,将绘本故事中四个场景巧妙分割,并且教师在第一个场景给予示范,随后的三个场景由学生自主寻找broom,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位专家进行了总结点评。专家指出徐老师的课例整体设计适合该年龄段的学生,对绘本的处理具有层次性,活动的设计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对课堂氛围的把控到位,最后的情感渗透将绘本所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完美结合。
专家微讲座
许炳坤院长以“小学信息化教学之资源化探索”为题开展了一场微讲座。许院长指出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运用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强调教师要不断“充电”,跟上时代的步伐,将信息化资源带入课堂。同时,许院长慷慨地向教师们分享了宝贵的信息化资源,为教师们今后的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便利。随后,廖炜春副教授以“英语诗歌与小学英语课堂”为题开展了一场微讲座。廖教授将中文诗歌与英文诗歌进行对比,指出将英文诗歌运用到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诗歌既押韵又琅琅上口,深受学生喜爱。将诗歌融入英语课堂不仅给课堂添彩,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心智。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的举办,使信息化教学理念深深扎根于广大教师心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未来的道路中,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的集体教研智慧一定会孕育出更多的魅力课堂,绽放出更多的教研之花。
体育组:反思·研究·成长
9月26日上午,来自24所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的体育教师,共60余人相聚“云课堂”,重点围绕体育教学案例的撰写和学校体育教研论文选题及规范写作两个方面展开研讨。专题讲座1 体育教学案例的撰写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苏银伟老师主要从什么是体育教学案例、体育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与写作思路、如何撰写体育教学案例、如何拔高案例撰写高度、如何评价体育教学案例、撰写案例的几点建议六个方面展开交流,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苏银伟老师结合不同的教学案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与分析,并使用口诀的方式如3W1H的写作思路、案例撰写的九部曲等,加深老师们的理解与记忆,不仅有助于联盟校体育教师更好地撰写教学案例,也为其撰写不同形式的教学案例提供了更多的视角。苏老师的专题讲座对联盟校体育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引起了联盟校体育教师的共鸣。专题讲座2 学校体育教研论文选题及规范写作
联盟体育组学科指导专家董翠香教授围绕体育教研论文如何选题、体育教研论文如何撰写、体育教学杂志栏目有哪些三个方面展开学校体育教研论文选题及规范写作的专题讲座。就体育教研论文如何选题,董教授提出了“疑”“异”“深”“移”“新”5点选题策略,4点教学研究选题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从教研论文的撰写格式、撰写题目的方法、正文的撰写思路三个方面为各位老师如何撰写体育教研论文进行详细解读;最后,董教授讲解了《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期刊杂志栏目及刊登特点。董教授的专题讲座为联盟校体育教师撰写教研论文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获得了联盟校体育教师的好评与认可。董教授在总结本次活动时,指出无论是教学案例的撰写还是教研论文的撰写都是一线体育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希望大家多观察、多反思、多学习,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她也提出了体育组今后教研工作的方向,将加强对附属学校针对性的指导,真正将教研落实到具体学校,推动体育课程的校本化。
高中英语组:“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共育新发展
9月28日下午,学科教育联盟高中英语组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开展教研活动,六十名附属学校教师参与活动,围绕“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进行了热烈研讨。本次活动特邀《高中英语》上教版新教材总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邹为诚教授进行现场指导与专题讲座。新教材课例展示与说课
来自华东师大二附中的青年教师王子璇为大家带来了上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二单元Reading and interaction版块Where History Comes Alive一课的课堂录像。王老师首先以图片展示加问答的形式切入话题,自然流畅地引出本文的主题,吸引学生的兴趣;接下来王老师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并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与中心思想;最后,通过小组讨论与课堂展示活动检验学生所学内容,通过师生评价和同伴互评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展示中的优点及不足。
专家指导与讲座
邹为诚教授对展示课进行了点评,邹教授肯定了王老师的语言功底和课堂表现:教学设计层次清晰、抓住课文主旨“History comes alive”展开讨论,课堂活动新颖且促进学生的积极表达、师生互动自然流畅;同时,他也指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例如如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挖come alive的含义,发现what is still alive and how they reflect history;如何加强对阅读教学课中语言学习环节的重视,并结合学情,跳出教材局限,促使学生产出新知识等。点评环节结束后,邹教授为大家带来了“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的主题讲座,介绍了新教材采用的复合大纲编写理念与教材特征,指出教材单元中的不同版块有主题关联,但又相对独立,单元首页的能力指标与单元末的学习评价体现出首尾对齐的特征。新教材的备课策略则是首先根据首尾对齐的能力指标分解目标,然后,根据目标设计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邹教授强调新教材的课堂实践要重视学生的语言体验与语言产出,鼓励学生走出旧知识的舒适区,在使用新知识的试错过程中促进语言素养的提升。
互动研讨与问答
在互动研讨环节,邹教授针对线上与线下与会老师们提出的十多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多实施新教材的实用策略。例如,针对学生在阅读讨论中产出困难的现象,建议采用“Think, pair, share”(TPS)的教学方法;视频的教学建议采用两轻两多的原则—给学生的任务轻、要求轻,鼓励学生多看、多说;巧妙使用音画资源,通过有画无声、有画有声、无画有声等不同播放方式,引发学生观看兴趣,促使学生思考。最后,程晓老师从两个问题“外语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教师如何关注学生语言的长期发展?”着手对本次活动作了精要总结,进一步引发了现场和在线参加活动的教师对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的深入思考,使大家更加明确新教材的设计理念,通过理论指导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更加清楚“新教法”新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