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新教材的实施以及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的高中英语组和高中语文组积极行动起来,通过一系列教研活动,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助力冲刺。
“读后续写教学的关键在于‘导读’,即教会学生怎么读。读后续写是一种促学手段,而写作只是载体。写作内容从原文中生长出,只有理解原文,洞悉内涵,才能实现续写的连贯性与语言表达的准确定,进而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浙江省正高级教师 姜发兵
4月10日,高中英语组在华东师大盐城高级中学举行了主题为“高中英语读写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的教研活动,由华东师大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程晓与浙江省正高级教师、浙江省名师、杭州基础教育研究室高中英语教研员姜发兵共同指导。
活动聚焦新高考题型“读后续写”,这一题型要求考生在阅读给定文本后,继续创作故事,不仅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考验其创造性思维和写作技巧。活动中,华东师大盐城高级中学的优秀青年教师李平平、韩丽娟就同一篇文本Going the Distance分别展示了读后续写写作课与讲评课的课堂教学。
姜发兵老师围绕课例展示的续写文章,从内容、语言、一致性三个层面,系统阐述了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和常见的误区——过于侧重“写”的训练,而忽视了“读”的引导,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程晓副教授进行了课例点评和活动总结,她指出,教师可以从日常教学和题型训练两种情境出发进行不同的设计。鉴于读写结合能力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日常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进行中长期规划,分阶段、有侧重地各个击破能力培养的难点,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合理补充课外资源,关联单元中各个板块、融合相近主题的各单元进行读写结合教学;在题型训练情境中,为学生模拟真实的考试任务情境,让学生在时间压力和有限的外部支持条件下进行强化训练,实践日常教学中所学,查漏补缺。两种情境下的教学相辅相成,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
“高考命题趋势表现为:增强‘情境性’,聚焦问题解决;增强‘探究性’,呈现思维路径;增强‘连贯性’,具体任务形成一套‘题组’;增强‘开放性’,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云南省正高级教师 赵露
5月14日,高中语文组在华东师大附属枫泾中学举办了以“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复习备考”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由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张心科与昆明市第一中学正高级语文教师、学贯中学校长赵露共同指导。
活动中,华东师大附属枫泾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石降红以《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与技巧——高三史传文专题复习》为题进行了课例展示,引导学生梳理了6种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并以自编的文言实词小故事作为课堂练习,讲练结合,巩固文言实词推断方法的运用。
张心科教授在课例点评中,提出了教学策略的建议:从积累到归类再到匹配。可以将推断方法加以分类,分为课内迁移和方法确认两个步骤。在方法确认中,可以明确方法的使用顺序:先结合语境理解,再考虑语法句子结构,最后是字形和成语推断。
赵露老师以《素养立意的命题与备考》为题,围绕高考命题原则、试题研比(上海卷与新课标卷、新高考卷、全国卷)、素养立意的命题特点和趋势、备考策略及措施等四个方面展开。她结合自己命题和教学的经验,分享了高考命题的趋势和高考语文必备的能力,提出了具体的备考策略。她强调,高考备考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统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通过三年贯之、往复迭代、逐级生成,最终在高三阶段升级学生的语言建构、信息处理、思维品质、写作表达等关键能力,为高考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些能力不仅仅适用于高考,更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宝贵财富。
为助力集团成员校学子备战高考,便于广大教师借鉴参考过往教研经验,学科教研联盟高中英语组、高中语文组自2020年以来,就“新高考”改革话题进行了十余次的研讨展示活动,从高考改革政策解读、试题特征变化趋势解析、新题型特征分析、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备考教学策略展示、命题实践评比、命题经验分享等方面展开,以日常教学、考前强化辅导、试题命制等不同的视角,推动教师全面深入地理解新高考的新要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践。
随着高考的临近,让我们共同期待学生们在考场上的精彩表现,同时也祝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