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片新闻

学科教研联盟|“阅读教学设计的原理、模型与实践”高中语文组活动简报

发布日期: 2019-12-10   浏览次数 197

      12月5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在中北校区文科大楼举办高中语文组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张心科教授主持


一、专题讲座

       张老师在开讲前先提出了几个与教师日常教学休戚相关的问题,如说明文怎么教?小说怎么教?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骨干教师们对日常教学的回顾与思考。在这基础上,张老师进一步深入浅出地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和文言文八种文体、语体阅读教学内容与形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阅读教学要根据文体形式,选择精要的内容,采用适宜的形式


       在讨论说明文教学内容时张老师询问在场教师“在说明文教学实践中教什么”,大家回答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等,但张老师认为这恰恰是分析说明文写作知识,把说明文阅读教学当写作教学,而不是教学生获取文本信息的技能。张老师认为应该重回说明文的阅读目的是“获取信息”的原点,建构一个说明文阅读教学模型:第一步通过提问、讨论、解答的方式获取文本所含的全部内容信息(从字词到整个篇章),第二步选择其中的关键内容(表述抽象、程序复杂)通过任务驱动(动脑、动嘴、动手)、情境设置(经验的还原)的方式来深入理解。

       张老师指出目前在安排诗歌教学过程、运用教学方法时,一味地提倡反复诵读、涵泳,或一味地切块串讲,或形式上读讲结合而实际上读讲分离。老师们结合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表示认同。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诗歌具有私人性和音乐性。读者对诗歌的理解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诗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并掌握获得这种审美愉悦的方法。基于以上分析,张老师提供了一个诗歌诵读教学模型:

       接着,张老师又围绕小说教学进行讲解。小说教学存在的真正问题是将三要素割裂开来并逐一分析,而没有认识到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他指出围绕“三要素”(或 “四要素”)来确定小说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并无不当,问题出在数十年来我们没有关注“三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而围绕这种联系来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据此,张老师构建出如下教学模式:

       提到散文,老师们都想到“形散神不散”,而现在很多研究者认为“形散而神不散”的认识已过时。张老师以语文课文《背影》作为分析材料,带领老师们运用“今日之我”与“昔日之我”双重视角分析“父亲”与“我”:“昔日之我”与“今日之我”的关系。由此提出,散文教学应重回“形散而神不散”的认识起点。教学内容兼顾“这一类”与“这一篇”;教学过程注意“形”“神”结合;教学方法兼顾讲解、诵读、涵泳(整体把握“这一类”层面的信息,文本细读“这一篇”层面的内容);建构一个新的散文教学模型类别。

       在探讨戏剧教学内容时,与会老师们反映他们的做法是把戏剧当小说或散文,分析“三要素”进行文本细读,侧重讲授和鉴赏,或将戏剧当口语交际的材料或将剧本当成影视文本进行教学。以《雷雨》为例,张老师指出应该认识到戏剧是一种人物在特定的空间里通过会话表现冲突并推动冲突发展的艺术。戏剧阅读教学可分为文本鉴赏和戏剧表演两大步骤。在文本鉴赏环节要围绕寓居空间、历验空间、景观空间和社会空间,分析人物的对话和聚谈,理解人物之间的冲突,探究作者写作的意图。

       提起议论文,老师们首先想到的是论点、论据、论证。张老师提醒议论文阅读教学的指向是阅读。大家讨论后认为目前议论文阅读教学存在三大问题:教学内容混乱、教学过程缺失、教学方法不当。针对这些问题,须建构一个围绕获取有关论题、论点、论据、论证和意图“五要素”信息的议论文阅读教学模型第一步,理解(从论题入手,理解论点、论据、论证或意图);第二步,批评(从论点入手,批评论题、论据、论证、意图);第三步,讨论(从意图入手,讨论论题、论点、论据、论证)。

       而后,张老师简单地介绍应用文是一种需要遵循严格的规范去写作的文体。而格式、语言及其他方面的文体特点恰恰是获取应用文信息的一个基本凭借。根据其特点可建构一个“读写结合,知写促读”的应用文阅读教学模型:首先根据文体结构迅速定位其构成要素,然后根据要素的写法和功能获取文本信息,最后根据特定文体的内容与形式的基本呈现要求对文本作出评价。

       文言文教学是不同语体的阅读教学,老师对文言文的教学功能认识不清,带来许多问题:以文章、文学、文化为主,以语言文字为辅,导致教学内容的选择本末倒置;先用古汉语来分析语言文字,后以白话文来分析形式、鉴赏情趣、探究内涵,导致教学过程成了“两张皮”;翻译、串讲枯燥乏味,违背了认知规律;朗读、背诵脱离实际,忽视了现实情况。针对以上问题,张老师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向大家阐述了一个以“言”为本位的文言文教学模型:以原文重现、评点切入、同类比较三种手段,利用“文章”、“文学”和“文化”的教学来完成“文言”的教学。


二、现场研课

        张老师选取了一篇课外文章——《木槿花与夏日里的鲁迅》,让与会教师分为四组进行教学研讨活动,讨论这篇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形式的安排,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并展开交流汇报。


        第组的老师们抓住“木槿花”和“鲁迅”这两个文章所写的对象,从真实的经历表述(记录)、鲁迅的表述、同行者的表述、真实环境的表述四个角度进行一系列的信息筛选,引发大家思考“你读出了什么样的鲁迅?”张老师在点评中认为这组老师读完这篇散文联想到“记录片”是很好的思路,抓住了散落在文章中碎片化的描写。

       第二组老师则从“人——鲁迅”、“物——木槿花”、“我”思考文章是如何将这三者勾连在一起的,从“人——鲁迅”到“物——木槿花”中,老师们抓住了夏日中的木槿花、《西湖植物志》、《杨贵妃》这三件事物,由此得出“我”写这篇散文的目的是致敬是怀念。张老师认为这一组很好的抓住“我”克制的表达情感,并指出这不仅仅是对鲁迅的怀念,更是暗含着作者本人从刚进鲁迅博物馆到深入了解鲁迅后的变化。

  

       第三组老师首先提出根据本文尝试制作一个木槿花标本,引出文中“我”眼中的木槿花,由此引出文中描写的两件事:1909—1910年夏日鲁迅采集标本和1924年鲁迅在西安见到的木槿花。根据这些材料引发大家思考“何样之木槿?”以及“何样之鲁迅?”最后得出“于平凡中见变迁”。张老师认为这一组的老师侧重于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通过材料分析可以让大家体会本文的情感是如何的真挚自然。

       第四组老师从两条线索出发,一是从“作者”、“鲁迅”、“木槿花”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文章的组织架构,二是从“鲁迅”和“作者”的视角出发寻找不同时间发生的事件。由此探讨木槿花之于鲁迅、木槿花之于作者、鲁迅之于作者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张老师认为这一组抓住“我”、“物”、“人”通过今昔对比从不同视角来探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好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