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14日,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体育组年度活动暨体育与健康大讲堂“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紫竹基础教育园区举办。活动吸引了华东师大30余所附属学校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种子教师,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体育学科高峰计划名师基地的骨干教师、上海市“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实验学校的体育教师,以及来自外省市兄弟学校的体育学科骨干前来交流研讨。
--- DAY 1 ---
开幕式
12月13日上午,研讨会在华东师大二附中附属初中C楼二楼报告厅开幕。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资源建设部、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秘书处王隽,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体美劳教育工作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苟健,体育与健康学院副院长刘微娜教授,上海市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体育学科指导专家、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教育系主任董翠香教授,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学》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副秘书长章柳云,深圳市教学名师、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兼职教授刘晋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此外,本次活动特邀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小学体育教研员特级教师陆志英老师,上海嘉定区教育学院高中体育教研员高级教师章文军老师,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教导主任特级教师俞定智老师,河南省许昌中学正高级教授郭丽红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党林秀老师等担任展示课执教及点评专家。
参会人员合影
讲座:基于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方法
开幕式结束后,董翠香教授作了题为“基于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方法”的专题讲座。围绕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进行了阐释。她指出,该课程模式旨在解决三大问题:1.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近30年来持续下降的问题,2.学生喜欢运动却不喜欢体育课的问题,3.多数学生经过十几年的体育教育却没有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问题。基于这三个问题,重点介绍了落实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三个关键要点——运动负荷、体能练习、运动技能。讲座最后,董教授用两个精彩教学视频片段,抛出关于有效课堂教学组织与方法的诸多问题,新颖的游戏设置、就地取材且丰富多样的器材组合思路、变化多端的合作练习都给在座教师们带来冲击,大家对于“怎么做”有了新的理解。
基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践教学
讲座结束后,围绕“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三个关键要点,三位执教老师展示了一堂水平一(二年级)的综合活动课、一堂水平四(八年级)足球课和一堂水平四(八年级)排球课。三位教师对“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核心理念进行了深刻剖析,结构化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丰富多样的情景设置以及娴熟的教学技巧,都让现场观摩教师们大呼过瘾、颇受启发。经过40分钟的体育课(室内温度在10左右),同学们的汗水都已经浸湿了衣衫,大屏幕上同学们的心率实时监控,向与会者证明了,只要按照“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上课,学生们的运动负荷是完全可以得到保证的。
实践课1 水平一(二年级) 《支撑与悬垂:脚搁高处的直体附撑》
执教人:陆志英,点评人:俞定智
实践课2 水平四(八年级) 《足球运动:足球组合技术》
执教人:刘晋,点评人:郭丽红
实践课3 水平四(八年级) 《排球运动:正面双手垫球》
执教人:刘桥顺,点评人:党林秀
教研需求座谈会
三堂实践课展示结束后,董翠香教授主持召开了联盟学校教研需求座谈会。本次座谈会旨在了解各联盟校体育教学基础及特色,基于联盟学校的教研教改需求,为联盟校明年的调研活动开展提供依据和支撑,也为联盟学校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由于联盟成员学校所处地区差异较大,办学条件也参差不齐,部分联盟学校老师就学校教学设施、政策落实困难等问题展开探讨,总结本次座谈会,联盟学校的需求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1.发展需要:依托联盟的平台,带动偏远校区的课题参与,开阔视野。
2.科研论文写作需要:希望联盟给予一定的写作指导。
--- DAY 2 ---
讲座1 宽视野深研究——《体育教学》杂志选题及撰写方法
12月14日上午,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学》杂志编辑部主任章柳云带来主题为“宽视野深研究——《体育教学》杂志选题及撰写方法”的讲座。
章主任首先介绍了《体育教学》杂志,及其审编流程及稿件录用情况。在未来发表趋势上,他认为纯理论性文章照搬照抄情况减少,思考深度加深;纯实践心得类文章已不能满足教师自身和专业提升的需求;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文章将会越来越多。章主任详细说明了《体育教学》眼中高质量的稿件,并通过分享一些问题稿件案例,给予教师们实用的选题和撰稿建议,特别提醒老师们注意文章的学科性、导向性、实验研究、命题真实性、背景真实性。
讲座2 漫谈学术与体育学术论文写作
《体育学刊》副主编李寿荣教授带来了主题为“漫谈学术与体育学术论文写作”的讲座。
李教授与在座老师们分享了一篇优秀学术论文具备的几大方面:要有问题及问题意识,研究方法的有效性,要有符合逻辑的以有效材料为论据的论证,结论的合理性,使用学术语言。对于论据的来源、学术语言的使用、学术论文讨论部分的行文结构等方面给出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和可操作的建议。最后李寿荣教授用“常看书、多看书”来总结,阅读是弓,文章是箭,只有多看书才有积累,才能把文章写好。
讲座3 新课标新模式新评价体育教学设计与实践
下午,深圳市教学名师,有着43年教龄的刘晋老师做了题为“新课标新模式新评价体育教学设计与实践”的讲座。 刘老师为大家解释了自己在上展示课前不见学生的原因——他要用课例和数据来支撑关于中国健康课程模式的实证研究,为了让真实的学习真正发生,让现场看课的老师看到原生态的课。刘老师展示了2018年第四次新课程模式研讨会和全国第八届中小学优秀体育课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所对接的四位高中老师的课的数据,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记录的数据,表明新课程模式的三个关键要点是可以做到的,坚定不移地实施“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只要基层的老师能够做到,对于教学的改变是天翻地覆的。刘老师指出,新课标、新模式、新评价标准、新评价方法和新的数据采集方式,已经成为体育教育变革的内生动力,新模式下的智慧体育课堂用数据说话,是基于证据的教学改革,是根本性创新。刘老师还为大家展示了他编写教案的方式,以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理念为指导,将各部分的时间分配为前7后3、10分钟技战术教学、10分钟比赛和10分钟体能。最后,刘老师强调了信息化对于实施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重要性,智能穿戴设备帮助教师实时监测学生的心率和密度,是值得推广的有力工具。
回顾与总结
三场精彩的讲座之后,本期活动已近尾声,董翠香教授为会议做了总结并预告下期教研活动的内容:第一、设计总课题,带领联盟校的老师进行科研;第二、对于联盟校“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落实情况的监督,对于教案撰写的要求;第三、针对需要帮扶的学校和老师,设立结对联系人。通过本次联盟教研活动,联盟校教师对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有了更深的理解,活动也受到了各位专家、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