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清单习作教学
5月10日,学科教研联盟小学语文组在华东师范大学济南实验学校举办了以“清单习作教学”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董蓓菲教授指导,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习作研讨课
济南实验学校郗文辉老师执教了二年级下册看图写话《春天的小河》,在课堂中,郗老师围绕图片,不断引导学生深入观察,进行梯度训练。同时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写话灵感。让学生能说清楚、写生动。 济南实验学校李鲁宁老师执教了三年级下册清单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李老师的课堂基于清单式习作,依托习作清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突破难点,分步骤,逐步深入,并且利用评价清单进行自评与小组互评。
董教授通过与两位授课教师的问答交流,对两节课进行了剖析,讲解了怎样以习作清单为抓手,改变学生对于习作难度的认知。董教授也进一步提出了改进意见,并鼓励年轻教师狠抓基本功,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与自身素质。
清单习作教学工作坊
董教授以有趣的体验活动导入,让在座的老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清单式习作的理论背景,掌握了设计写作清单的四个步骤。董教授创设了真实的清单习作教学情境,让老师们像学生一样体验清单习作的过程,对多个案例展开热烈讨论,对习作教材、课程标准、教学策略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初中语文:部编教材七八年级阅读与写作教学
5月19日,学科教研联盟初中语文组举行了以“部编教材七八年级阅读与写作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活动由叶丽新教授指导,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青岛学校和华东师范大学济南实验学校共同承办,以线下教学与线上观摩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研讨课1 联系生活,品读家书
济南实验学校的张明英老师执教了八年级名著阅读教学课《傅雷家书》。在课前,教师已经安排学生阅读名著并完成相应导学案,在对文本产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入课堂。教师首先安排学生阅读四则材料,分享交流能反映傅雷对儿子体贴与关爱的四个方面。随后,学生的研读范围由选段拓展到整本书,通过感悟家书概括傅雷父子的形象。在把握傅雷、傅聪父子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是否愿意有一个傅雷一样的父亲。最后,教师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读家书”环节。在即将进行地生会考的阶段,每位八年级学生都收到了一份来自家长的家书。在轻柔的音乐中,学生阅读来自家长的肺腑之言,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之中。在分享交流环节,学生们不仅由衷地感恩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与呵护,也表达了在会考中取得佳绩的决心,整堂课在温馨的氛围中走向尾声。研讨课2 纤毫毕现,见微知著
附属青岛学校的白迎迎老师执教了七年级《细节描写作文指导课》。在导入环节,教师先呈现了一段文字材料和三张人物图片,并请学生通过材料找出对应的人物。通过辨析文字,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细节描写对于人物塑造的魅力。在教学环节,教师通过呈现《藤野先生》、《骆驼祥子》和《列夫·托尔斯泰》三个描写人物的选段,请学生讨论细节描写的标准,并探讨其作用。由此,师生共同总结出细节描写的四条标准:观察细致,个性突出;顺序合理,情感鲜明;巧用修辞,形神交映。随后,教师展示四级水平的评价量表,请学生展开现场写作。白老师不仅关注了“教”和“写”的过程,也重视“评”和“改”的过程,在学生完成写作后,以量表作为评价依据,引导学生进行评议和修改。白老师还呈现了自己的外貌描写片段,并请学生再次评价,切实体会细节描写对于人物塑造的作用。最后,教师布置了题为《我这个人》的命题作文,希望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通过外貌描写,写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反思感悟,交叉评课
在叶丽新教授的主持下,来自两地的教师群体展开了课堂的评议与研讨。首先,两位授课教师分享了教学设计的思路。张明英老师希望通过在课堂上感悟、分享家书的过程,让语文教学更多从课本延伸到现实生活之中。白迎迎老师则分享了自己不断磨课、试课的探索过程,展示了由“写出人物精神”到逐渐聚焦于“外貌细节描写”这一教学目标,并将其落实到教学中的思考路径。来自青岛、济南两地的教师进行了交叉评课。附属青岛学校的陈靖老师指出,名著阅读课从父子深情这一角度切入,是符合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的。课程可以更关注书信中的细节,体味文字背后蕴涵的情感。济南长清区第二实验学校李明老师则对写作课进行了评点。李老师认为,作为语文教学的“大”问题,写作教学的开口宜“小”。如何在写作课实现“一课一得”的目标,是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叶丽新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她肯定了两位青年教师对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大胆探索,并指出了改善教学的路径——有所聚焦,深入文本。随后,叶教授结合上课的实际效果,针对整本书阅读、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描写、评价量规的设计和使用等多个方面,都提出了深入肯綮、切实有效的建议。
初中英语组:英语混层课堂下的阅读教学
5月19日,学科教研联盟初中英语组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青岛学校举办了主题为“英语混层课堂下的阅读教学”的研讨活动。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郭宝仙教授指导,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附属青岛学校英语教研组长薛涵老师介绍了学校英语混层教学的实施依据及方法。英语教研组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情况,将学生动态划分为A、B、C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对课前自主研学和教学过程两个阶段进行分层,让学习任务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并通过分层作业的设置来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课堂教学展示
项目汇报后,附属青岛学校的李玉泉和李华婧老师分别呈现了一节别开生面的阅读课,具体展示了英语混层教学实施的情况。李玉泉老师执教内容为人教版英语7BU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 Section B (2a-2c). 在正式上课之前,学生通过课前自主研学,已经完成了分层任务。李老师以播放校园采访视频引入本课话题,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自主阅读、问答、仿写、角色扮演等一系列分层教学的活动,将新课教授和产出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将课内所学知识迁移到真实生活场景中,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介绍地点的能力,从而培养从学生对发现生活中的美的意识。
李华婧老师执教内容为人教版英语8BU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reading。在课前,已经给A、B、C层的同学下发自主研学学案,学生提前了解马丁路德金和911事件,为学生扫清历史事件背景中的障碍。李老师类比了国内外事件,为学生做好阅读准备,通过让学生细读文章,完成问题回答、判断正误、短文填空等练习,将不同的任务分配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李老师带领学生总结事件让人印象深刻的原因,并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文章内容和结构,为读后续写做好铺垫,并进一步巩固了过去进行时态的运用。最后,李老师通过对比重大事件发生时的情景和我们现在生活的情景,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专家点评
两位授课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此次公开课的授课感悟。随后,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朱萍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做了点评与指导。朱老师非常认同两位老师在阅读课上进行的情景化设计,设置的各层对应的阅读任务,以及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引领学生“read the lines, read between the lines, read beyond the lines”,并且利用支架引导学生进行复述课文和写作,充分进行了阅读后的输出、迁移与运用。两位老师都能够在课堂中充分激发孩子们思考和表达,能够让孩子们不是单单做一些题目,而是真正的把文章去弄懂。同时,朱老师也从如何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做了具体的指导。 微讲座
郭宝仙教授做了题为“关于英语分层教学的思考”的微讲座。郭教授首先对青岛附中分层教学的客观情况、混层课堂和分层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做了详细分析,进而,对如何更好地理解分层理念,开展英语教学提出了六条建议。第一,从不同视角理解分层教学(如掌握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可理解性假说),教学一方面要提供适当条件,另一方面要尽可能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避免将学生固化在一个层面。第二,明确混层教学的优势和挑战,如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但也存在挑战,如教师的工作量较大、较难把握学生能力培养等。第三,提早介入,预防和避免“两极分化”;分析“分化”原因,整体规划学段课程教学。第四,不断总结经验,科学分层分类开展教学。科学设计混(分)层教研,做好数据收集,不断总结反思、改进。第五,学会能力分解,合理设计分层学习活动,如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设置不同认知难度的活动。第六,研读教材、用好教材、超越教材,要善于从编者视角、学生视角、教学视角理解和使用教材,设计教学。当天下午,郭教授还与青岛附中英语组的老师们就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展开了更具针对性的交流,在问题诊断和改进措施的深入讨论中,大家对于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体育组:如何建设学校体育特色项目
5月21日,学科教研联盟体育组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台州学校举办了教研活动。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董翠香教授指导,采用线下教研、线上直播的混合方式,来自多所附属学校以及福建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师生,近2000人次在线上观看了直播。 教学研讨课
首先,附属台州学校的陈康老师为七年级学生开展了《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教学。陈老师的课堂组织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方法”展开,队伍调动合理,并进行了相应的素质练习。第二节研讨课是附属台州学校施伟仁老师为二年级学生开展《篮球行进间高运球》教学。课堂中,施伟仁老师通过“抢松果”游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采用多种练习方式,充分利用场地进行分组练习,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华东师范大学芜湖外国语学校的体育教师集中在线观摩
点评互动
公开课结束后,两位老师分别对自己的课进行了自评及反思。台州市椒江八中的陶冶老师对陈康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评价,认为本节课教学设计合理、教师基本功扎实,但同时也提出了三点有待加强的地方:①增加组合练习;②体能练习可以融入游戏和比赛;③自主练习为主,精讲多练。台州市云健小学的章伟老师对施伟仁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评价,认为本节课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亮点较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一点建议,即在练习环节,可适当的拉大间距。董翠香教授在点评中指出,两位老师一专多能,基本功扎实、课程的整体设计很好,虽然他们的专项都不是篮球,但是动作示范到位、重难点把握准确,学习目标设计较好、练习手段多样且新颖,能够始终围绕重难点进行课堂组织教学,善于运用问题导向教学内容。此外,她还在提出了一些建议:要让学生学以致用,知道每种技术的运用情景;适当提高运动负荷,增大练习密度。
微论坛:聚焦体育科研
下午的微论坛主要围绕如何提升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进行交流和研讨。董翠香教授以课题申请为切入点,以研究课题为例,从课题背景、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详细讲解了课题论证报告撰写的过程以及重要要素,鼓励教师在学校和课堂实践中找课题、从学生体育学习或自己擅长的领域找课题。对于老师们提出的在申报课题时遇到的问题董教授也给予了解答,为一线教师顺利申报课题,提供了思路和建设性的建议。董翠香教授与附属台州学校的教师们交流研讨
政治组:道德与法治学科智慧教学
5月24日,学科教研联盟政治组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青岛学校举行了主题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智慧教学”的教研活动。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叶王蓓、开放教育学院李树培老师和华东师大二附中副校长、特级教师孟祥萍共同指导。活动还吸引了山东省信息化2.0项目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前来交流。专题汇报:“智慧教学”在思政学科中的应用
附属青岛学校思政组教研组长张春燕老师做了题为“智慧和信息化教学在思政、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应用”专题汇报。张老师从课前、课堂、课后和家校合作四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在课前,教师主要通过智慧平台上传或分享各类课件;在课堂中,“课程主线”、“画板功能”、“计时器功能”、“同步投屏”等多种功能被教师运用;在课后,教师通过布置“靶向作业”使作业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同时,家庭端作为一种家校协同共育的方式也被经常使用。因此,张春燕老师总结出智慧平台对线上教学,以及对思政课创新和发展的积极作用。最后,基于实际的使用经验,张老师也提出了对于智慧平台改进的建议。
统编教材研讨课
附属青岛学校段禹竹老师和刘法德老师给大家展现了基于智慧教学环境的2节展示课。段禹竹老师一案到底,用抗击疫情的例子生动讲解了八年级下册《基本经济制度》中的所有制结构;刘法德老师以小组合作勾画思维导图为主要形式复习了七年级下册《青春的邀约》。两位老师巧妙地借助了海大云平台的技术支持,在课前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学生作品为开展课程做好准备;课中多样化地呈现素材,借助计时器、画板等工具推进学习进程,并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提高学习反馈的时效性;课后基于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设计了个性化的靶向作业,提升了整体的学习效果。
专家点评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2.0项目专家李树培对两位老师的授课做了点评和指导。李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总体设计,海大云平台融合日常教学恰当自然,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了海大云平台随机点名、布置靶向作业等功能,真正体现了信息化的核心在于“化”。同时,李老师也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第一,课前学生已经做了思维导图,课堂上小组合作完成的思维导图,在认知的深度、情感上有没有什么变化?第二,复习课需要重点去解决的问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青春的问题。 联盟实践导师孟祥萍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呈现了双新背景下的新课程理念。段禹竹老师能够基于抗疫这一典型案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刘法德能够采用结构化的框架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建构,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并且,两位老师都紧密结合了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此外,在信息化技术下,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所有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技术让教学做到了精准、个性和高效。最后,孟校长建议思政教师可以从历史的逻辑讲解课程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真信,也可以增加社会实践环节升华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培养实践能力。
专题讲座
叶王蓓副教授做了题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智慧教学”的讲座。叶老师从历史逻辑梳理了从2018年至今智慧教学的发展与变化,并向大家分享:在2018年智慧教学追问的是效果,在2020年则开始关注为智慧教学所做的准备,而2021年更希望探索的是智慧教学的常见应用模式。同时,叶老师介绍了当前国外经典的理论——UTAUT:技术接受和使用整合理论,该理论主要关注四个维度:社会影响、使用效果期待、绩效期待和便利条件。此外,叶老师还从“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智慧教学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在“计划与准备”阶段,教辅资源有微课、学案、课件、作业等类型;相关资源有时政新闻、纪录片和原著等。在“评估与诊断”阶段,则关注课前的“自主”、课中的“合作与自主”以及课后的“延伸”。最后她还分享了一些数据解读的技巧和方法。技术与学科教育的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次活动旨在帮助教师在利用技术促进深度学习的同时克服融合面临的障碍,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以适应未来的课堂教学。